首页 > 正文

【70周年院庆学术论坛】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研讨会日程安排

发布时间:2025-04-15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70周年院庆学术论坛】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研讨会日程安排




418日下午2:00-22:00  专家报到

419日会议报告

时间

报告人及单位

报告题目

主持人

8:30-8:40

开幕式、拍照

王培合

8:40-9:25

吕勇

Space-time resonances and high-frequency Raman instabilities in the two-fluid Euler-Maxwell system

王培合

9:25-10:10

邱国寰

VERY WEAK SOLUTIONS OF THE DIRICHLET PROBLEM FOR 2-HESSIAN EQUATION

章志飞

10:10-10:30

休息(茶歇)

10:30-11:15

王超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ough vortex patch  and boundary layer

麻希南

11:15-12:00

张德凯

Homogeneous k-Hessian equations and some applications

桂贵龙

午饭

14:30-15:15

桂贵龙

NavierStokes方程的最新进展

张平

15:15-16:00

章志飞

双曲方程的一些问题

张平

16:00-16:45

黄景炽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ough vortex patch and boundary layer

张平

16:45-17:00

休息(茶歇)

17:00-17:45

孙永忠

Asymptotic stability of incompressible flows driven by gravity

张平

会议晚餐

4月20日上午8:00-12:00   专家离会




 专家简介

张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平于1987年考入南京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7年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9年博士后出站后留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2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华罗庚纯粹数学首席研究员;2017年至202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4年1月,任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平主要从事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方面的研究。

麻希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重点项目主持人,中科院百人计划资助人才,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在几何分析、凸几何和椭圆偏微分方程理论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成果,在Inventiones Mathematicae,Comm Pure Applied Mathematics,Journal of Functional Analysis,Advance of Mathematics等国际顶尖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曾多次学术访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德国马普研究所等国际数学研究机构。

章志飞,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雅特聘教授,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数学研究所所长。201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7年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2022年受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做45分钟报告,2024年获得第二十一届陈省身数学奖。章志飞教授的研究专注于偏微分方程领域,尤其在流体动力学方程的适定性理论、液晶的数学理论以及流动稳定性与边界层的数学理论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吕勇,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在法国巴黎七大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在布拉格查理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吕勇的研究领域是非线性几何光学以及流体力学中偏微分方程的数学分析,在激光等离子体方程的高频稳定性分析、Klein-Gordon方程及相关模型的非相对论极限、以及流体力学的均匀化等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工作,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ARMA,JMFM,Mémoires de la Société Mathématique de France,CVPDE,SIMA,JDE等专业顶尖期刊上。

邱国寰,2016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在麦吉尔大学做博士后和香港中文大学任研究助理教授。2021年入职中科院数学所,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曾获得中国数学会钟家庆奖以及入选国家海外青年人才计划。

张德凯,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7级校友,在Journal of Differential Geometry,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Pacific Journal of Mathematics等发表。

黄景炽,中山大学数学学院副教授。黄景炽教授2013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数学所,2013-15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数学系做博士后,2015年到中山大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流体力学方程组相关问题,特别是不可压缩与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组的适定性和长时间行为等问题;目前已在Arch. Ration. Mech. Anal., J. Math. Pures Appl.,J. Funct. Anal.等国际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王超,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毕业于中科院数学院,曾在巴黎第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兴趣为流体力学方程组,主要集中在水波方程,可压缩N-S方程等方向,相关成果发表在《Comm. Pure Appl. Math.》, 《Mem. Amer. Math. Soc.》, 《Arch. Ration. Mech. Anal.》等国际著名SCI数学期刊上。

桂贵龙,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基础数学专业。主要研究流体力学方程组的数学理论,研究工作涉及非齐次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组及其相关模型的适定性与稳定性、流体力学方程组的自由边界问题、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半经典极限理论等, 论文发表在CPAM, CMP, ARMA, Adv.Math.,CPDE,JMPA,JFA等国际著名数学杂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作为核心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主持省级教学团队及省级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等项目。曾获得中国数学会第十届钟家庆数学奖(2011)、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11)、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010),入选陕西省百人计划全职项目(2014),入选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22)等。

孙永忠,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是调和分析与流体力学中的偏微分方程,在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爆破判别和适定性、磁流体方程的稳定性研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工作,与章志飞教授合作解决了著名的“理想不可压磁流体方程电流涡流片的非线性稳定性”猜想;已在CPAM、CMP、ARMA、JMPA、JFA、JDE等著名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孔祥立

友情链接